第1412章 11411 那要看“一揽子协议”(第2页)
你以为企业巨头们之间就不互相争夺么?在纳粹多头部门的重叠管理下,哪个巨头背后没有点背景?1940年初,‘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reichswerkehermanngring)’和汽车巨头大众就为了钢铁供应和价格问题,直接怼到了最高层。彼时,正处于对法备战最紧张的时刻,为了协调这种糜烂的局势,40年3月份,希特勒又下令成立了‘帝国军械和弹药部(reichsministeriumfurBewaffnungundmunition)’,由弗里茨·托特(fritztodt)担任首脑。所以,现在关乎到前线数百万将士手中衣食住行的生产任务,由戈林的‘四年计划办公室’,托马斯的‘国防经济和军备办公室’和托特的‘帝国军械和弹药部’一起主管。1943年9月份,‘帝国军械和弹药部’改名为‘帝国军备和战争生产部(reichministryforArmamentsandwarproduction)’,阿尔伯特·施佩尔任部长……”改摘自《血战东墙——1943第聂伯河会战(2):赢得战争最后的机会》。
divclass=contentadv于是,在私营企业对国防经济强烈抵触的特殊时期。当女实业家伊丽莎白·塔尔曼夫人用自己名下所有家族产业的股份换取盖世太保的支持,对纳粹高层来说,这显然是送上门的大礼。结果显而易见。当家族最后的男性继承人死于一次无法公开的“性虐游戏”,作为最后的家族继承人,女实业家伊丽莎白·塔尔曼夫人顺理成章、合理合法的成为最大股东。当然,15%的暗股也早已划归给第三帝国名下。
“持有15%股份的具体是第三帝国哪个部门?”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继续追问细节。
都是自家姐妹,女实业家伊丽莎白·塔尔曼夫人完全没必要隐瞒:“现在属于刚刚成立的帝国军备和战争生产部。”
“远东的‘德国喜望钢铁公司及其钢铁联合会’,我们有多少股份?”
“16%左右。”女实业家伊丽莎白·塔尔曼夫人明白远东对姐妹团的后续剧情衍生有重大利益。
第二选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终于问到关键剧情:“如果联合德华银行提供融资服务。修建一条‘包宁铁路’,这个计划可行吗?”
“当然可行。虽然远东大半国土都已沦陷,但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是盟友不是吗?”女实业家伊丽莎白·塔尔曼夫人显然对时局也有深刻的理解:“而我们与中华民国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和军事关系。只要德华银行愿意为‘包宁铁路’提供充足的贷款,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