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鹿 作品

第17章 玉珠影响(第3页)

问尺老说她有被害妄想症,她却觉得,有被害妄想症的是李文汉。

前面说过,李文晴是个非常容易心软和同情别人的姑娘,因此村里不少少年都得过她的帮助,比如帮忙缝个袖子,送个点心什么的。

李文汉从来看不到这点,他固执地觉得,所有人都对他姐姐心怀歹意,李文晴眼睛一红他就觉得有人欺负她了,前因后果一通脑补,不找上门把人打一顿就不罢休。

这样一对姐弟,傅长宁从前是惹不起但躲得起。

后来有了反抗能力,就没那么好说话了,李文汉找事一次她就打一次,把他打服为止。时间久了,他就再不敢动手动脚了,顶多上下碰碰嘴皮子。

在第三次无意中听到两人对话后,傅长宁终于听到了关键词。

——李文晴喜欢她表哥。

而这位表哥,考上秀才后移情别恋了。

十一岁的傅长宁托腮陷入了迷茫。

“喜欢……是个什么东西?”

问尺的声音透过灵识传来,透着一股即将爆炸的咬牙切齿和愤怒。

“什么也不是!就是自私又没用的两个人类,耽误修炼耽误找天材地宝耽误别人一生,却半点不知悔改,只顾着自己那点小情小爱,觉得全天下都欠了他们,最后一起嗝屁的混账玩意儿!”

傅长宁:“……”

啊,好吧。

别的不说,李文晴之前性格还挺正常的,人温柔能干,长得又漂亮,眼下却成了这般悲苦痛楚的苦情模样,仿佛要把眼泪给流干。

若世间情爱皆是如此,委实……有些惊悚。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提到李家表哥中了秀才,那我再叭叭几句(我话真的好多qaq)

秀才是考完院试(童生试「县试、府试、院试」中最后一试)后得到的功名,文里这会儿是五月,写的时候,我下意识去查了下时间。

由于清代最近,科考制度也保留得相对完善,最终选择按清代查。

查到的结果是:县试和府试回答比较统一,前者二月,后者四月。唯独很少人说院试时间,就算有说的,也不一致(我看到的就有6/7/8月三个版本)。

那我就好奇了(我好奇怪)

继续查,最终查到了这个,我个人觉得比较可信一点:

作为童生试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院试不同于县试和府试,需要学政案临主考。

而清代的学政例以翰林、各部侍郎京堂及科道等官,由进士出身者充任,三年一期,在乡试年依省分远近,按站驰驿而往。

在这期间,他们需要督察全省府、厅州、县儒学的事务,并按岁试、科试(所谓的院试三年两次指的就是这两个)周历各府、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升其贤者、能者,斥其不帅教者",遇到重要事务,还要和督抚商办。

可想而知他们有多忙啦,各省各府的院试时间都要根据他们的行程来安排,就会产生时间上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可能根本就没有规定的月份。

我查完自己都觉得自己好无聊(捂脸),但查都查了,就还是贴出来了。

文里这会儿是五月,感觉……再怎么变,五月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不过为了剧情需要,也只能拜托大家忽略啦咳咳,就当架空吧。

希望不会误导大家,捧心。

文献参考:

张希清/毛佩绮/李世愉主编,李世愉/胡平著《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李兵/刘海峰《科举不只是考试》

——可能也有我错误解读之处,术业有专攻,欢迎指正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