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 作品

第两千七百八十二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2页)

“不管作为个人爱好也好,还是作为为家乡特有的文物非遗门类呼吁保护也好,我觉得巧巧都可以将西坝窑的收藏了研究继续下去。”

“嗯。”卢巧点头:“这个假期我就继续做田野调查,从工艺,胎质,釉色,器型等方面继续做表。”

说到这里又苦了脸:“不过年代我就没法做了,水平不到,分辨不出来……”

“慢慢来嘛,”周至笑道:“能把你刚刚举出的那些梳理明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山脚农村的夜晚是非常舒服的,吃过饭其实已经很晚了,但是还是挡不住大家沿着村间的石板道散步的兴致。

这个时候黑宝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石板道两边的稻田已经接近收割,沉沉的稻穗甚至伸到了路边来,下头藏着不少青蛙,当然还有被青蛙吸引而来的爬行类。

黑宝在前面蹦蹦跳跳地驱赶着它们,吓得青蛙噗通噗通地朝田里跳,这幕场景除了周至和卢巧,其余几人都觉得新奇。

麦小苗从米国过来就跟着周至去了联和乡,那里也不种水稻;李一佳所在的湖北倒是水稻产地,但她是纯纯的城市人,很少到农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刻具象化了啊。”黄瑞山站在路中间,两手叉腰,一幅大词人的派头。

“对哦,你家在黄土高原上,不种水稻的,都是小麦大豆高粱是吧?”

“现在高粱被玉米代替了。”黄瑞山说道:“不怪蜀中被誉为天府之国啊,这一亩有多少收成?”

卢巧摇头,她在家里娇生惯养,卢爸自己都不种地,哪里知道这个?

“七八百斤吧。”周至说道:“如果要养再生稻的话还可以多收一两百,不过现在大家基本不这样干了。”

说完看向天边:“这种带石头缝的田坎边最是藏鳝鱼了,现在正是鳝鱼肥美的时候,要不是没时间,倒可以露一手透鳝鱼的功夫,可惜了的。”

“你还会这个?”李一佳知道周至懂唱歌,懂摄影,懂修复字画,懂鉴别文玩,可是抓鳝鱼跟她了解的情况也相差太远了,不由得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