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二章 天星地网(第2页)
可是现在周至他们才是甲方,是不是需要这么干,设计方案是偏激进,偏试验前瞻性;抑或偏保守,偏成熟应用性,这是甲方的选择,虽然几位老专家的愿望是想要带动一批新技术在这次难得的大型项目上得到转化,却也得看周至他们的脸色。
周至自己现在的感受,那就是觉得匪夷所思,这就好比自己拿钱买车,结果厂商说虽然你这钱可以买我们目前最好的车了,但是其实我们还有一辆更好的,不过现在还在图纸上,因为我们缺钱,没法将之转化为实物。
现在你只要再添一点钱,不多一点钱,我们就可以让这新车从图纸上请下来让你开走,要是车要得多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将价格控制到比老款还低。
你看看要不要?
就周至掌握的后世信息来看,中国航天在今年后就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事故几乎没有再听说过,而故事却变得越来越离奇科幻,到后来甚至有航天人去月球背面拿烟头烫外星人逼它们交出黑科技的段子传出来了。
因此张院士这个想要“搭车”的设计,要是成功了,对于这个系统来说,能力提升起码会在原有十五星的基础上提升百分之五十,可靠性也更加完备。
如果失败也无所谓,就算无法完成从中地轨道向同步轨道的跃迁,同步轨道上也还有百分之六十的冗余,有充足的时间重新补发一颗同步轨道卫星就可以了。
既然不差钱,岂有不要之理?
不过这么一来双方的压力却又都增加了,周至这边起码有六颗星会加装离子电推,成本毫无疑问又增加了一大截。
而张院士这90毫米氙离子电推进系统还是试验产品,要转化成工业成品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90毫米口径实在太小,必须通过多级并联之类的办法,将之扩大到十五分米左右,也就是米国深空一号探测器的推进器一半的口径,才能满足需要。
双方都觉得怪难为对方的,因此就连说话都变得客套了起来,最后还是在这两边过度尊重对方的氛围中达成了一致,就以天星地网综合方案设计这套系统,代号“星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