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六十六章 磋商(第2页)
“张静江最早在巴黎开设‘运通’公司,售卖中国古董,将收入资助辛亥革命。革命成功后张静江回国,而卢芹斋留在法国,成了国际着名的文物贩子,他干下的最着名的事情,就是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卖到国外。”
“乱世无法度,因为公诉、惩罚对他缺乏约束而且于法无据,他不仅逃脱了法律制裁,而且更加有恃无恐,甚至问心无愧地飘飘然起来,还自诩为发扬中华文明的海外使者。我们到今天许多海外无从追索,卢芹斋乃是罪魁。”
“其后皿方罍的罍身通过卢氏流转到了日本收藏家浅野梅吉那里。根据新田自述,他在一九五零年在浅野那里看到此器,就爱不释手,以重金购得。”
“为了弥补无盖之憾,他还曾在英国佳士得拍得一春秋时代的方形器盖,但盖的大小、纹饰、颜色均与原罍身不符,只得摆在旁边。”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双方开始接触了。
新田立刻给熊传薪去信,索取了罍盖的相关尺寸,熊传薪收到马承源的消息后,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将盖子的尺寸报给了新田。
新田核对后发现,湘馆藏的方罍盖正好可以盖上他私藏的方罍身,于是立即飞到湘省。当八十高龄的新田亲眼看到方罍盖时,当即确定了,这就是方罍的盖子。
接着,新田邀请湘馆两任馆长,高至喜和熊传薪访问岛国,在新田家的一个多星期里,他们仔细查看了器身的铭文、纹饰、铸造工艺,并对大小尺寸等做了记录。
宾主双方彻夜畅谈,话题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这件分离了半个多世纪的皿方罍,应早日团圆。
可是怎么团圆呢?新田重复着他可以重金购买方罍盖的想法,湘馆则动员新田将方罍身捐给省博物馆。新田希望身盖合一在日本,湖南人指望方罍身早日归故里。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在饯行的餐桌上,新田拿起了茶杯打比方,说这就好比一个盖杯,盖子在湘馆,杯身在他这儿,但是杯身是主要的,盖子是次要的,所以应该把是湘馆将罍盖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