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梦实 作品

第148章 紫刀铁牛,上将拥旄东出征!【4200】

  青登的话音刚落,现场众人纷纷探过头来。

  一束束审视般的目光,落在被青登指着的地图上。

  这个时代的地图,自然是不能与21世纪的卫星地图相提并论。

  没有等高线,更没有3d地形。

  不过,这张地图简陋归简陋,可应有的那几项东西——交通道路、重要据点的分布、山脉走向等等——都有在其中很好地标识出来。

  放眼望去,即使是完全不懂军事地理的人,在初见伊势的周边地形,以及从中穿过的那一条条交通道路后,也能一眼看出此地具备着多么高的军事价值。

  伊贺坐落于京都的东南方向,位处上野盆地一带,四周高,中间低。

  京都的东南边是重重叠叠的山峦、丘陵,过了一山还有一山,过了一丘还有一丘。

  谈起伊贺,伊贺忍者是绕不开的话题。

  伊贺与甲贺同为日本忍术的发源地之一。

  在群雄割据的战国时期,曾一度涌现三十多个忍者流派,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伊贺流和甲贺流。

  最初的伊贺流忍者,只不过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俗称伊贺众。

  在织田信长称霸京畿后,与独立王国无异的伊贺众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其眼中钉。

  终于在1578年至79年间,信长给次子织田信雄下达了讨伐伊贺的命令。

  然而……面对横峰侧岭、国土全部堡垒化、全民皆兵的伊贺众时,织田军的第一次伊贺征伐,在付出极大的代价后失败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信长大为恼怒,在1581年再次出动大军,精锐尽出,从四面八方入侵伊贺。

  在又付出极大的代价后,总算是彻底终结了伊贺众的抵抗。

  就连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织田军,在主场作战的情况下,都在伊贺碰了一鼻子的灰……可想而知,这片区域的地理形势有多么险要。

  坐落在盆地里的伊贺,是这一大片山区里屈指可数的地势较平坦的区域。

  如此地形,注定了会有诸多交通线汇聚于此。

  在伊势起兵的贼军若想进攻京都,伊贺乃必经之地。

  只要占据了伊贺,贼军便能拥有极大的自***。

  伊贺与京都之间,夹着一大片峰峦叠嶂的群山。

  大体而言,从伊贺前往京都,共有南、北两道可供选择。

  这两条道路各有优劣。

  走南道,进攻只有区区一万石高、实力很弱小的柳生藩。

  柳生藩的前方,便是有很多鹿的古城奈良。

  攻下奈良后,就可以顺势向北,一路畅通无阻地直取京都。

  南道的路程最短,须占领的战略据点也很少,只要将柳生藩和奈良攥在手中,京都的南大门便洞开了。

  只不过……奈良可是历史比京都还要悠久的古城。

  论繁荣度和坚固程度,奈良虽比不上三都(江户、京都、大坂),可也绝不是任搓任揉的豆腐。

  就凭刚刚草创的贼军,要想打下奈良,可不是一件易事。

  走北道,得先攻下位处伊贺上方的甲贺。

  占了甲贺之后,就可以进入东海街道,沿着交通便利、途中有诸多补给的东海街道,一路向西进攻,陆续攻下草津、大津,然后兵临京都。

  北道的路程很长,可优点是有东海街道可作凭依,行军与补给的压力大减。

  从理论上来讲,除了南、北两道之外,还有一条道可走,那便是走中道——直接横穿夹在京都和伊贺之间的群山。

  只不过,这就跟兵出子午谷一样,

  都是只能存在于纸面上的军事构想。

  横亘在京都与伊贺之间的那片群山,基本……不,根本就是一片未开发地带!

  举目望去,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就凭这稀烂的道路状况,以及贼军的组织能力……若是强走中道,其行军速度势必会慢如乌龟。

  青登啥都不用干,只要率领新选组堵在他们出山的地方就好。

  等到贼军惨兮兮地走出群山了,青登直接一个无脑冲锋,一波就能带走这帮疲惫不堪的衰兵弱卒。

  所以,中道是不必考虑了。

  当然,贼军也可以选择绕开伊贺。

  可这样一来,就得绕非常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