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璱 作品

第68章 盈月

“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把音名写在纸上!你用眼睛学音乐吗?如果你再这样就不要来我这里上课了!我送你去考级好不好?当初你不是跟我说是因为喜欢摇滚才来学贝斯的吗?”

“背乐谱考级拿证,背乐谱考级拿证,无限循环!这有什么意义?都在纸上学,这还是音乐吗?”

“我们是学音乐的,要用耳朵,明白了吗?”

“我知道你练了音感,但是不要依赖纸和笔!我再跟你说一次,我们是学音乐,不是学考试,明白了吗?”

今天,是newLeged录视频的最后一天。

在娜娜将大家打算在哔站发视频的想法告诉沐晴之后,沐晴欣然同意,还慷慨的为少女们准备了专门录制视频的教室。

顺带提供了一位较为专业的摄影师。

不过,现在摄影师还没有到,少女们只得坐在录制室里聊着闲天。

就这会儿功夫,她们听到了对面教室传来的大声斥责。

那声音众人并不陌生,但听到之后还是有些吃惊……

“原来榛叶姐也会生气啊……”

听着现在还在对面嚷嚷的榛叶,皖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看起来跟个小孩子似的,是个十足的捣蛋鬼,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好像怎么捉弄都不会生气似的,这就是榛叶给newLeged五个人的印象。

“果然只要一接触音乐前辈们就会变得严肃起来呢”

“是啊,毕竟是Leged的各位嘛!她们肯定都对音乐有着独特的追求,不过,不仅是榛叶姐,妍姐好像也对考级这种事挺嗤之以鼻的,我和她曾无意间聊过这方面的话题。”

“哦吼吼前辈们看起来都很叛逆呢好带感我喜欢”

“那,你们觉得,高考有用吗?”

原本,娜娜和龙恋只是就着榛叶无意间引发的话题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可一听到这突然冒出的新问题,两人便瞬间安静了下来。

问题本身就让人无法忽视,而提出问题的人也让其他人意想不到。

怜兮坐在教室角落的高脚凳上,眼巴巴的看着小伙伴,等待着她们的回答。

身为年级第一的学霸居然提出这种问题,这让在场的所有人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还是龙恋先开了口。

“怜兮亲你最近焦虑症的症状有缓解吗”

“有有!自打吃了药之后,俺感觉脑子里像是被冰水疏通了似的,清爽的不行!头也变得轻了起来,以前感觉脖子上像顶着一个铅球似的,总觉得沉沉的……”

“哦哦那你今天吃药了吗”

“当然有……不对!死龙恋你这么问是几个意思!我怎么总觉得你话里有话啊!”

“不要误会啦这不觉得你今天怪怪的所以我才问一句嘛”

“俺哪里奇怪了?”

“你刚才问的问题就很奇怪哦”

“是…是吗?”

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有些不对劲,怜兮小心翼翼的把屋子里的小伙伴都扫视了一遍,结果发现众人表情各异。

可即便如此,怜兮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少女又磕巴着把之前那个问题又问了一遍。

“说真的,你们觉得…高考…有用吗?”

“那怜兮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多少觉得高考没什么用喽?”娜娜坐在另一个高脚凳上来回晃悠着身体,在一旁问道。

“嗯,我是这么觉得……”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啦?”

“因为我哥……他当年高考的分数还是不错,能上…怎么说来着,他们那时大学好像还分一本二本三本什么的……他的分数当时够二本,就是还算不错,可结果因为志愿没填好,他最后上了三本……就是不太好的大学。”

“呃…这也太惨了吧?这高中三年岂不是白折腾了?”

“可是这终归是因为志愿没填好吧?也不关高考的事吧?”

皖乐和娜娜各执一词,白色的少女为怜兮的哥哥感到可惜,而娜娜觉得怜兮现在还没有说到点子上。

没有刻意在乎二人的言语,怜兮只是摇了摇头,然后继续说了下去。

“其实还好啦,别看我哥后来去了三本,但他毕了业在一个小私企干了一年后,就去了一个由退休市领导创办的非盈利公益性单位,主要是帮助困难儿童的。他在那里干了四年,接触了不少高层人物,还经常去市里跟着开会什么的,领导们也都喜欢他,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哥哥很厉害。”

“然后呢然后呢?”

伊丽莎白双手抵着鼓沿,托着脸蛋,迫不及待的想听怜兮讲后面的故事。

不止伊丽莎白,其他人也都展露出十足的好奇心。

大家都知道怜兮有个哥哥,可听怜兮正经讲他哥哥的事,还是头一遭。

“在之后我哥哥的故事就没有这么光鲜了……我爸非让我哥回家里的厂子帮忙,起初我哥是不愿意的,可遭不住我爸天天絮叨,最后我哥就从原先的单位辞职了,他心想着在自己家的厂子干也挺好,可去了才知道,我爸妈的厂子要多黑心有多黑心……”

“无休止的加班,然后还不给加班费,不给员工上五险一金,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了……我哥受不了他们,最后不干了,可当他想重新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怎么也适应不了外面的工作环境,他找了整整三年,都没找到像样的工作……”

“啊?为什么啊?你老哥不是之前在那个退休领导的单位里很能干吗?还经常去市里开会什么的,按理说这经验找工作不应该很简单吗?”娜娜的眉头皱成了一团,疑惑的问道。

“我也不明白,可事实就是这样。我问过我哥,他说这都怪他自己,是他自己无法融入社会,是他自己不想过那种牲畜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