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栩可浩 作品

第789章 杨朔

且说这杨朔,本是县城杨家的独苗。自出生起,便似那风中残烛,终日病恹恹地蜷在榻上,咳嗽声就没断过。杨家在县城曾是数得着的富庶人家,良田百亩,商铺两间,可自打杨朔落生,家底就像漏了底的米缸,哗啦啦见了底——一半填了药罐子,一半砸进了书斋。饶是如此,他仍是弱得一阵风就能吹倒,连私塾先生都劝杨家老爷:“不如算了,孩子保命要紧。”

可杨家偏不认命。为了给这独子转运延寿,老爷跑遍了周边百里的道观寺庙,请来了据说能通阴阳的道士。道士掐着手指算了半宿,眼一眯:“得寻个八字相合的童女,养在身边,或能借命延福。”这话如圣旨一般,杨家当即托人去乡下寻访,花了十两银子,把个四岁半的丫头领回了家,做了杨朔的童养媳,取名王语嫣。

谁也没把这小丫头当回事,只当是病急乱投医的念想。可奇就奇在,自王语嫣进了杨家门槛,杨朔的身子竟真的一天天好起来。头一年,他能靠着枕头坐半个时辰了;第二年开春,竟能拄着拐杖在院里挪两步了。到第三年,他不仅能自己走,还能跟着先生念书到日头西斜,这在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更叫人咋舌的是童养媳王语嫣。这丫头年纪小,手脚却麻利得很。白天伺候杨朔喝药、温书,晚上就跟着婆婆学做吃食。六岁那年,她瞅着县城南头人多,竟劝着公婆盘下间小铺面,开起了肉包店。她调的肉馅,用的是前腿精肉,剁得细如泥,拌上葱姜和自家酿的酱油,蒸出来的包子白胖暄软,咬一口能滋出汤汁来,咸香里带着点回甜,街坊邻居都说:“杨家这包子,吃一口就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