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千国来朝,帝朝之资!
神之城中心。
站在范蠡身边的,西施面纱之下的眉间浮现几分忧虑。
“夫君,勾践此番来势汹汹。恐怕会有些不妥当的言语,当真要在此时出去相见”
不错,这从圣者之城中到来之人,正是昔日范蠡辅佐,却将其评价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的越王勾践!
“当年在会稽山下,我与文种陪他尝尽屈辱,助他成就春秋霸业……可惜我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竟成谶语……如今乾夏以万民福祉为念,才是施展抱负的明主所在。”
范蠡轻抚她的手背,目光坚定地,语气沉稳如钟。
“大王的到来,对于我乾夏乃是生辉之喜,还请进城吧!”
说罢,身形已经一步踏出赫然犹如“缩地成寸”,带着西施来到了城门口,见到了昔日的“君主”!
“是吗寡人以为,以范卿的聪明才智,早就知晓寡人会来呢。”
勾践森冷的笑声如利剑般锐利。
“范卿好狠的心!寡人待你如肱骨,你却转投了乾夏,这可有忠义可言”
勾践目光仿佛燃烧的火焰,腰间“华夏第一名剑”剑身上的饕餮纹仿佛在吞吐着寒气……
“大王可还记得卧薪尝胆时,我们共饮的那碗苦胆酒”
范蠡神色平静如水,深深躬身行礼。
“那时的大王心怀苍生,立志复国。可后来的您,却被猜忌蒙蔽双眼。乾夏能让臣的谋略真正护佑天下百姓,这才是臣毕生所求。”
“哦,你的意思是,寡人杀文种,是因为嫉贤妒能吗”
勾践几乎怒极反笑,手中的“越王勾践剑”之中有剑气四溢。
昂!
就在双方气氛剑拔弩张之时,神之城外突然传来龙吟震天。
一道身影在上千名士兵的拱卫之下,端坐在由九头蛟龙拉拽的鎏金云辇上,从“龙场秘境”之中走出,周身气运化作金色龙形虚影,龙鳞闪烁间威压四散。
他的气质温和,并无咄咄逼人。
目光扫过了乾夏王朝等待的众人,最后落在人群中的诸葛亮身上,声音微微发颤。
“孔明……真的是你!”
“皇叔,别来无恙!”
羽扇轻摇,诸葛亮身着乾夏官服,头戴纶巾迎接了上去,眸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神彩,却难掩眼底的激动。
这第二道身影,正是大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大步上前,眼中泛起泪光,双手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臂,声音哽咽。
“当年三顾茅庐,你为孤定下三分天下之计;后来白帝城托孤,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见你在乾夏施展才华,纵使不能再并肩作战,孤心中唯有欣慰!”
诸葛亮亦是神情激动,深深一拜。
“承蒙陛下当年知遇之恩,臣虽身入乾夏,却从未忘记陛下的信任。乾夏胸怀广阔,志在整合人族力量。若他日蜀汉与乾夏携手,定能荡平万族,重现大汉的荣光!”
“朕相信孔明你的承诺,好!好!无论何时,蜀汉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若乾夏有需要,蜀汉愿倾尽全力相助!”
刘备用力拍着诸葛亮的肩膀,朗笑出声。
这君臣重逢的温馨的一幕,与不远处范蠡和勾践的对峙形成鲜明对比。
“惺惺作态!背叛者,还有何忠义可言!”
勾践的语气冷淡。
这般场景,对于他来说并无触动。
“大王,越国子民渴望的是太平盛世,而非无休止的征战……望您能够以百姓为重。臣入乾夏,是为了追寻心中的大义,若他日越国需要,臣依然会尽绵薄之力!”
“这接待之事乃是由专人进行负责……我尚且需要准备‘商会’成立之事,暂时不能留在此地了……还请大王见谅!”
范蠡望着曾经的君主,眼中满是惋惜。
说罢他转身离去,衣袂在风中扬起,只留下勾践在原地,神色阴沉!
“看来,这乾夏在那秘境之中确实获得了不少的东西,如今甚至并不需要我们两家发力了。”
一道身影在勾践身后浮现,手持《吕氏春秋》,正是奇货斋之主“吕不韦”,狭长的丹凤眼眸光流转,略微地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