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 作品

第八百五十章 万历维新的终极目标(第2页)

大明的政治结构,仍然是皇帝专权,但皇帝将手中的权力,分给了文华殿廷臣共同决定国朝的命运。

伽利略思索了许久,才眉头紧蹙的说道:“是罗马的元老院吗?我只听说过罗马元老院,从未在现实里见过这种方式。”

罗马离开太久了,以至于罗马的种种都变成了传奇故事,故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色彩,无法窥得全貌。

伽利略觉得元老院制度,是一种传说,是人们对罗马的想象,并非真正的罗马,一如复古派们整天嚷嚷着法三代之上一样。

三代之上,人还是祭品,甚至连善恶标准都没有,那个时代,真的不是什么好的时代。

黎牙实点了点头又摇头说道:“和元老院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元老,是通过一层层的人才遴选,考中了进士,在残酷的官场上,战胜了所有对手,才走进了文华殿内,所以这些元老们无情且颇有手腕。”

伽利略明白了和罗马元老院的不同,他摇头说道:“我其实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人性的丑恶总是在这些政治活动中暴露的一干二净。”

黎牙实十分认同的说道:“我也想要劝你,远离政治,这不是你擅长的领域,或者说,避免被权力所异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权力。”

“远离权力,否则会变得不幸,至少对你而言,这是一句良言。”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接近权力,伽利略和德王朱载堉很像,他们在万物为无穷之理上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如果参与到政治之中,很容易因为缺乏敏感性,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年你在浙江做什么?”黎牙实好奇的问道。

伽利略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拉丁文,他颇为满足的说道:“我在浙江参与了十七家惠民药局的筹建,亲手为一万三千人接种了牛痘,培养了三百五十名有医学基本常识的医生,最起码都是熟读《解刳论》对一些常见的卫生、预防问题有一定见解。”

“临行前,浙江巡抚侯于赵接见了我,给予我一块二等头功牌,这是朝廷的恩赏与认可。”

伽利略拿出一个檀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一两重的全银功赏牌,这块功赏牌似乎没有任何的特权,但其实是伽利略的身份证明,代表了他对大明国朝的贡献,是大明朝廷对他贡献的认可。

这对伽利略很重要,没有这块功赏牌,他无法进入理工学院继续就读,无法进入科学的圣殿,格物院成为格物博士,在伽利略心中,格物院就是圣殿。

“我现在终于不再是一个夷人了,大明的华夷之辩,真的是一言难尽。”伽利略说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被人用异样的眼神盯着看,再到被人认可,当然他也经历了一些难堪,终于获得了大明人的认可。

大明很奇怪,一方面大明因为万历维新,整体有些唯利是图,凡事都讲利益;另一方面对道德又有崇高的要求,将道德的实现,视为朝廷最高追求,他这样的蛮夷也获得了认可,就是追求道德实现的结果。

或许,这就是大明皇帝讲的矛盾,万事万物总是如此的矛盾。

黎牙实拿出了一个盒子,打开后,从里面数了十张银票,递给了伽利略说道:“你如果缺钱的话,我可以给你一点,费利佩殿下,每年都会让使者带来一万两银子,供给我在大明的活动,这是一千银,你可以到宝源局兑换为银币,用于生活。”伽利略摆手说道:“不用了,我赚了不少的银子,浙江地方衙门很有钱,他们给了我足够的劳动报酬,大约有一百多两银子,足够我生活了,因为在牛痘推广中的贡献,陛下给了我入皇家理工学院的资格。”

“我自己承担六十银,借了皇帝六十银缴纳学费,入学后,四年学制,朝廷又给了我二十四银每年六银的膏火钱,足够衣食住行了。”

“陛下的借贷简直是在做布施圣恩,在校四年不用还钱,毕业三年后还清,居然免息。”

“天主在上,大明的学子,居然认为这是朝廷应该的!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甚至一些大明学子,觉得毕业后需要还清,是朝廷过于贪婪了,那个词应该如何表述?”

伽利略有些卡壳,他的汉学已经很好了,但是对一些成语、文言文的使用,还是无法掌握,这种超链接的文字,承载了太多的信息。

“聚敛兴利。”黎牙实笑着回答道。

伽利略立刻点头说道:“对,就是聚敛兴利,我在比萨大学上学的时候,学费昂贵到我根本无法承担,大明人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有大明学子,至少皇家理工学院的学子,要感谢陛下的恩泽,当然我没有看到这种感恩之心。”

知识是极为昂贵的,大明皇帝提供了一种借贷的方式,减免了一些学费的负担,但是大明学子不知感恩,私下里议论,居然把学贷认定为了聚敛兴利和道德败坏的表现。

这些不知感恩的学子,应该到泰西去,见识下还一辈子都难以还清的学贷,才会认识到知识是无价的。

知识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奢侈品。

伽利略马上要在大明入学了,他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要被困于学贷的陷阱之中,因为从比萨大学退学,一方面是教廷的禁令,另一方面,就是他真的没有钱上学了。

他本来想要问黎牙实借一点银子,结果办完入学手续,他才发现,在大明读书,居然如此的便宜!

皇家理工学院的入学资格,是皇帝为了表彰他推广牛痘生民之法的恩赏,这六十银的借贷,更是雪中送炭。

在伽利略看来,这份恩情,还不完,根本还不完。

但大明的学子居然无视了这种恩情,一些算学毕业的学子,居然绞尽脑汁的为民坊出谋划策,躲避朝廷的赋税,最终把自己弄进了东交民巷监狱。

黎牙实眉头紧蹙的说道:“这也是实现道德的政策,大明皇帝想给大明盖五间大瓦房。”

“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读书明理;让每个地方都有惠民药局,看得起病,至少减少些人间悲剧;”

“让大明的道路四通八达,驰道通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让自由流徙取决于个人的意志与选择;”

“让大明不再处于钱荒,让经济的发展不受货币的桎梏,商品高速流通,打破小农经济的封闭;”

“最后一个,就是让每个人都吃饱饭。”

伽利略不敢置信的看着黎牙实,惊骇无比,五间大瓦房的比喻,伽利略当然听得懂,他不懂的是,这真的可以实现吗?确定不是在讲地上神国?

黎牙实一摊手示意自己非常无奈摇头说道:“你不要这样看着我,皇帝陛下提出了五间大瓦房的主张后,大明廷臣们的表情应该和你一样的诧异,我也觉得有些困难,但,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