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旗手
【你又想岔开话题是吧】
“不是。你看,他们这个还挺重要的啊和工作有关呢。”
“哦,你说那个啊。”朱灵也注意到了——那个是旗手社。顾名思义,是扛旗的。
国子监有许多学生社团,其中大部分和兴趣爱好有关。其他的,也和兴趣爱好有关,如果搞小册子也算兴趣爱好的话——毕竟国子监可是有个标志性的“复社”在这里,围绕着复社还有雨花社等一系列对立或者侧翼的社团。某种程度上,这倒是也可以算是兴趣爱好的一部分。
旗手社算是两边都沾着一点,主要是瓜院的学生会进这个社团,其他院也有。
“话说回来,为什么旗手社还挺受欢迎的?这么多人呢。”
“因为好看吧,可以穿制服,是学校的仪仗队。另外,国子监的旗手社是接受旗手卫指导的,将来对去旗手卫工作非常有帮助哦——基本上,如果真的想要去旗手卫的话,在这里多半就可以碰到未来的上司了。”
“话说回来,仪仗工作不是锦衣卫负责吗?”
“是这么一回事,但就像秘书省也有自己的秘书是吧,那仪仗队里面当然也要有具体负责仪仗工作的仪仗队,这就是旗手卫了。”
早先大明是有各种京卫的。最早是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即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之类。
亲军之外即是五军都督府所辖的卫所。
然而有些卫所既不属于五军都督府,也不属于亲军——既是工部与兵部联合管辖的武功左中右三卫,这是军匠卫所。还有各种陵卫。这些卫所虽然是在京的京卫,但是不属于以上两者。
而在永庆改制后,这些老的制度进行了兼并。
简而言之,五军都督府的战斗职能被取消了——因为大明从卫所制过渡到了营兵制,军队从隶属卫所变成了隶属某某大营。比如顺天的丰台大营,和应天的汤山大营,这两个是驻守南北两京近郊的近卫部队。
而剩下来的卫所,则变成了兵部之下的某种民政机构,主要负责军户的管理和发展。五军都督府就顺势整合成了“军户的户部”。东西南北中五个都督府主要负责建军,并且向固定的大营输送兵员,大营再对这些士兵进行重组,编练成“军”这样的战斗单位。比如应天郊外的汤山大营就有两个军共计12个旅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