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图灵的新工作
“目前实验的重点应该在于对仙术的推广,而不是编辑人工智能上面,那是后话。所以,阿波罗尼亚,这次参数调得保守一点吧。”
【你怎么也开始炼丹了】
“因为这就是炼丹嘛。我现在开始察觉到炼丹的有趣之处了。”
和朱先烯确定了方案之后,基于通用人工智能的物资编绘系统在经历过v1和v2两次迭代后,分别踩到了上下两条高压线——这两条碰了就要下线的高压线都踩了之后,中间这条最微妙的线就需要通过长期试错才能确定了。
这倒是和炼丹一模一样。炼丹也是先确定了大致的配方和用量,然后再对具体的比例进行微调。
这中间的微调,就是朱先烯每天早晨和晨练一样要去做的事了。就炼丹本身而言,即使是用天地烘炉这样的环境也需要慢慢测试。
现在商洛选了个类似的环境。国子监就是个非常理想的地方,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但它是对社会的模拟——准确地说,它是对南直隶社会的模拟,就像北直隶的国子监模拟的是北直隶的社会一样。
南北直隶的两种现状,两种生活方式,都在国子监有代表性的环境模拟出来了。过一阵子,商洛也会把这套物资供给系统推到北直隶去。
当然,这在北直隶的推行恐怕会顺利很多,因为北直隶食堂的大灶本来就不只是给了一个免费额度,而是完全不花钱,只在吃小灶的时候要自己掏钱来吃。南直隶姑且还是有些学杂费、书本费之类,北直隶国子监的原则就是不出钱。北直隶国子监甚至在原则上不接受自费生,所有学生全都是公费生,只是按照生源的来处进行学院的划分。
这和商洛还没真正见过的,北直隶的物资供给方式也差不多。北直隶没有应天这样巨大的城市,但是有相当大数量级的功能性城市分布在广阔的平原上,这些城市按照科学的原则合理地排布了位置和功能,并且对所有物资进行了按需供给。商洛在南直隶拿到的物资配给簿子在北直隶也有,而且要厚上很多。就像北国子监一样,如果不是自己要“开小灶”的话,日常生活中基本不需要花什么钱。因为从家用电器到汽车都配给过了。
不过这是北直隶的匠户才有的配给。换而言之,这是编入工业系统之后才有的待遇。如果没有编入工业系统,而是作为普通的平民,那生活方式和南直隶也就差不多——就像南直隶的一小部分人还过着北直隶生活一样。
这两边倒也说不上哪个好哪个不好。毕竟人是长腿的,哪边好自然就流动到哪边去了。只要能找到工作,在哪边的城市想要落脚都不难。只不过就朝廷的角度而言,北直隶的情况更容易通过数字来把握——照理说,这实验大抵也是要在北直隶运行起来更顺手。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不过南直隶是帝国的另一半,飞升的时候两边都得兼顾着。所以就像商洛在贝加尔湖边参加的演练一样,他本人得在南直隶多看着点。就是因为这里管理起来要更难,他本人才需要在这里待着。
某种程度上,朱先烯待在南直隶也是这个原因。基于“天子守国门”的考量,现在北直隶已经没有边患了,而是成了安全的大后方,只需要攀升工业产值就可以。相比较而言,南直隶在全球贸易的惊涛骇浪之中,反而是比北直隶更有风险。实际上,南直隶也是唯一开放给来访游客的地方。
罗马人在作为游客进入畿内时,他们也只是在南直隶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移动,去往其他地方都是需要旅行团的陪同的。罗马人以外的很难作为游客入境,只能拿到工作签证,南直隶之外的地方因为不提供这样的工作,所以大抵只能看到些朝鲜人、琉球人。除此以外的外国人一概看不到,除了偷渡。
所以天子待在应天才算是在守国门——当然,真正的国门不在应天,而是在松江。“国门”是一座实际存在的建筑,上次阿加索克勒斯皇帝来的时候还走过。围绕着国门,所有不方便搁在应天的外交和金融机构也都摆在那里,比如大明境内唯一一座的使馆——罗马大使馆,就搁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