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罗马的君王(第2页)
认同“拜占庭帝国”这个侮辱性说法的法兰克人,也会把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建立的国家叫作“拉丁帝国”,以特洛伊正统自居,和“希腊帝国”做出区分。
希腊人不需要证明自己的文明性,只需要证明城邦在土地上的合法性就可以。而罗马的问题要更复杂一些,罗马毕竟是个次生文明而非原生文明——或者说,罗马没赶上文明原生性的好时候。
毕竟希腊虽然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文明,但希腊人的祖宗,比如迈锡尼文明之类,早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而罗马不一样,罗马人文化上的父辈希腊就正好在旁边,而且活得有滋有味。
罗马崛起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是帝国时期,距离真正的罗马帝国黄金时代还有几百年的时间。
公元前3到前2世纪时,希腊正好处于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的复兴中,雅典、斯巴达等一票老面孔借着这股东风摆脱了衰退期。罗马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希腊文明衍生品”的胎记——虽然这胎记在罗马崛起之后已经不再重要了,但童年的阴影还是让罗马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罗马皇帝经常要念叨这件事。
而时至今日,商洛也要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罗马要怎么接受一位震旦人来当罗马王呢。
【其实这个乍看起来问题很大,实际上问题没那么麻烦。你看,你作为罗马王在这里很受欢迎是吧?说明这里已经接纳你了。】
“难道成为罗马王不需要正统性吗?”
【理论上是需要的——毕竟你统治一个国家,当然需要标明自己的正统性到底来源于何方。因为这是基本的互信保证。毕竟,你不可能亲自去认识帝国里的每一个人。那么你没有亲眼见过的人,要如何才能认识你呢?就只能通过你身上的标签。你是男人,你是女人,你不男不女。你是老人,你是中年人,你是小孩等等。然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对这些标签的认知,快速地在脑海中对你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考虑到你确实不太可能认识所有的人,所以用标签定义自己几乎就成了唯一的方式。】
“那我的标签是什么?我是震旦人吗?”
商洛记得,震旦人在罗马是个非常有趣的身份——震旦人是唯一被允许直接进入罗马浴场的人。
换而言之,在罗马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浴场,除了罗马人之外就只能看到震旦人了。虽然真正来到罗马的“震旦人”非常少,但偶尔还是能看到一些的,比如商洛。
理论上,商洛确实也可以进入当地的罗马浴场,和当地的罗马贵族一起沐浴。
这非常重要。因为罗马人会在浴场内达成一些非常重要的决策,甚至元老院也会在浴场进行集会——与外界认知不同的是,罗马并没有一座具体的叫作“元老院”的设施。元老们可以在任何被定义为“圣殿”的地方,在神明的注视下开会,而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这样的地方。
圣索菲亚汤即是这种“被指认的圣殿”。只是以往的圣殿都会献给各路神明,现在只献给一位神了。
因为开会的地方很随意,连带着谈论会议内容也就随意了起来。如果可以进入浴场,那么实际上就可以旁听罗马的公共政治。
【这就是个奇妙的地方了——震旦人在罗马虽然确实是安全牌。但如果要选震旦人做皇帝,那完全是另一方面的事。这绝对绝对不可以的。】
“为什么?”
【因为震旦人真的可以统治罗马是的,就因为这个。罗马人其实从心态上并不反对异乡人来统治自己,实际上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候,西罗马帝国的官僚系统直接无缝地衔接上了哥特人的国王。因为军阀来来去去,上位军阀多了去了。今天是这一路日耳曼人,明天是那一路日耳曼人。如果每次都计较这个,那帝国也就不必要运行下去了,每天光是查皇帝的家谱就能占用元老院全部的时间。但是,震旦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