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胆大包天的异类(第3页)
“哦对啦。”
府邸内部的池塘畔,几棵也不知道哪年种下的柳树,枯败许久的柳条上,悄然抽出了嫩芽。
似乎,有人在惦记他。
赖中民:“!!!”
863计划统筹部里。
……
李建昆望向另外二人:
“两位,能合理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这两个科研项目下催生的科研成果的单位机构,屈指可数。
他呆滞半晌后,不知是对电话那头说,还是对自己讲:
“可是我让你查的李建昆,他是内地人啊,怎么能做港城首富?”
李建昆望向赖中民:“科院的研究成果,其他单位要用,全都无条件?
“健力宝汽水的配方,多少其他汽水厂眼馋,听说北冰洋食品公司也有兴趣,反正一南一北嘛,给了吗?
然后,又握紧话筒,对电话那头问:
“那个港城首富李建昆,多大年纪?”
在此之前,即使是有路子有胆量的人,想干企业,往往也只能找个集体挂靠。
“我早说过,此人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赖中民深吸着香烟,在木艺沙发旁踱来踱去。
他下定决心,要全力争取成为芯片相关项目的负责人,那么有人打心眼里排斥他,使绊子,就别怪他大刀砍过去:
“我再回应下你的担忧。
苏泊尔起先利用沈阳双喜的技术和品牌,后来由于品牌使用费太高,甩开双喜自己干,倒是干得风生水起。
“懂了。”赖中民打断他,“也就是说,在特区华电公司主导下研发出的科研成果,你们华电公司随便用对吧?
李建昆继续说道:
“想必赖同志应该知道,特区有一座华电芯片产业园,建筑工程投资就超过一亿港币,再加上设备、人才引进等,拢共已斥资数亿港币,这些全是来自华电集团的投资。”
外人进不来。
李建昆再次点头:“是的,一切费用。实不相瞒,特区华电公司在研发上,现在最缺的是人才,后续人才调派过去,他们的薪资待遇、餐食住宿,我们同样全包。”
他顿了顿,道:
两人脸上的古怪瞬间消散。
这座府邸沈红衣是常客,一来她的好闺蜜周岚任《创业家》杂志社的社长,二来,某人说,这地方是送给她的,包括杂志社。
赖中民:“???”
一九八六年,我国正式出现“与国企联营”这种商业形式。
李建昆大腿一拍:“我们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一切费用,公司自理。”
李建昆戳在池塘边,深嗅一口迎面扑来的春风,惬意地眯起眼睛。
“如果我成为863计划中该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落地到特区华电公司,港城华电iC设计中心的现有技术基础,就是该项目的研发起点。”
不把待遇拉平,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影响大局。
另一人确认道:“你是说一切费用?”
赖中民深吸一口特供的华子,目露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赖中民被李建昆的三连问,怼得哑口无言。
“那不是外面?!”
……
“如果任何单位机构,过来要项目科研成果,都无条件给,赖同志确定这样很好,不会搞出乱子?”
左右周围没人,两人牵着小手,漫步在池塘的岸边,有说有笑。
沈姑娘在想稿子的时候。
“……”
“而往往高新技术总让人惦记,所以必要的把控肯定要有,否则就乱套了。”
“事情可就大了!”
ps: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