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9 作品

第472章 老对头碰面(第3页)

这是一张招公务员的告示。

后世的孩子们要是看到,能喜出眼泪。

贾主任见他们驻足,有些赧颜说道:“特区发展火急火燎,人才储备上有很大缺口,我们现在是求贤若渴啊。”

这还是一番爱脸话。

李建昆明白,不是咱们缺少人才储备,只是大伙都不愿意来。

这里头有两重因素:其一,鹏城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边陲小城,十分落后,生活穷困;更关键的是,当下多半人并不认同特区发展,认为是在搞资本主义。

特区这回放了大招。

政策相当给力。

首先是招聘工程师。面向全国,但凡有工程师职称的人愿意过来,分配两房一厅的住宅;如果是高级工程师,分配三房一厅。并顺带解决家属的城市户口和工作。

后世的孩子们,就问馋不馋吧。

另外招聘行政人员,也就是干部,直接谈钱,月薪八十起,愿意到蛇口那旮旯去,还能翻一番,外加十五块的边防补贴,三十块的外汇券。

这样算下来,蛇口的一名普通行政人员,也能拿到两百多月薪。

比神匠八级工的月薪,还要高出一倍不止!

李建昆心想,他如果在体制内,立马奔过来。咱们的同志们现在根本不晓得啊,这是多么好的天赐良机,既有眼前的高薪厚禄,更有未来的巨大发展空间。

贾主任把他们请进招商办的一间会客室。

听说他们要投资建厂,特区自然鼓掌欢迎。仍是老模式,特区给地给政策,外商出钱,合资入股。

不过细节上还需要具体磋商,比如李建昆对地块和股权有要求,招商办对他们的投资金额也有期待。

这些事不是贾主任一个人能敲定的。实际上,特区现在对于人才的匮乏,比想象中还严重,连特区政府都没组建完成。

双方协商好,明天再碰个头,召开个会议详谈。

贾主任送他们离开时,一行人刚到门厅,迎面走来几个西装笔挺的人,其中一个猛地顿住脚,急刹车般。

林新甲瞅瞅对方,一时有些慌神。连金彪和陈亚军都面露诧异。

李建昆心说这不巧了么。

“我tm的就知道当初是你搞的鬼!”徐庆有爆喝,视线死死盯着林新甲,继而挪向旁边,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李建昆!”

“诶,孙砸,不用喊这么大力,爹耳朵好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