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摊上事了(第2页)
顿生豪迈,心头鼓荡。
唰!
大笔一挥,签单。
只管去材料科领,免费!
五斤而已,根本不叫个事。
并一再追问到底研究啥。
“多种材料的适应性分析与可行性替代方案的多学科联合研究关于提振国民经济的报告。”
嚯嚯!
厂长瞠目结舌。
听不懂,只觉得高端得一批!
但李建昆还是给了钱。
一副绝不薅国家一分一厘羊毛的优良作风,让厂长深感钦佩。
一只铁皮桶,拎手上,乘公交,返回五道口。
李建昆浑不知的是,此时菜门营鸽子市上,正有人兜里揣着小本本,挑那些好说话的摊主,打听颇具传奇色彩的小李师傅。
用词考究。
让人以为他仅仅只是想做照片。
特有策略。
每天只向一人打听,换地段来,几分钟便撤。
嗯,已经持续好多天。
-----------------
木艺老巷。
据说早年间,这里家家户户都做木匠活。
如今手艺凋零得厉害,老的走,年轻人以捧铁饭碗为终极目标。
一方土墙矮院,挡不住李建昆的头。
两间青砖瓦房。
院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咿咿呀呀,哼着小曲,坐马扎上摘一把水芹菜。
“小桃。”
姑娘猛扭头,顿喜笑颜开,“建昆哥,您来了!”
李建昆是第二次过来,听到动静,屋里许大爷抢脚跑出,咧嘴一笑,“来这快啊,我才刚落脚,饭还没烧好哩。”
“我很快的!”许桃道。
唰唰唰!
摘菜的小手,忽似装了马达。
小姑娘初二辍学,一是家庭困难,父亲不知何故疯了,跑得不见影,母亲出门找,也没再回。
六几年的事。
二是,长得有点俊。
读书那会,上下学总被二流子吹口哨。
许大爷成日提心吊胆,遂干脆让她回来,操持家务。
李建昆拎捅进屋,还没站稳,许大爷从兜里摸出一包大前门,笑呵呵塞来。
“大爷,您这……”
您也没那么老实巴交嘛!
许大爷是打心眼里感激,不知该如何表达,见人小同志抽这烟,狠下心买了一包。
自从改雕那玩艺儿,收入大幅提升。
平均两天能卖掉一个,刚刚好,他也需要花两天时间来雕,人老眼花喽,没年轻那会利索。
这还不算,人孩子还亲自照顾他生意,前天向他订了五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