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眼仔和小眼镜(第2页)
他的粮票定额为32斤,徐庆有只有30斤,这和个头体重有关,还挺人性化。
7斤大米票,12斤玉米票,其他全是面票。
每天一斤多粮,嗯,一斤多碳水,反正他是觉得够够的。唯一问题是,南方同志估计得适应一阵面食。
倒也有个解决之道,找北方同志换。
粮票在这年头可是硬通货,当钱使,搁农村换鸡蛋换瓜菜,完全不在话下。
北大食堂还不收粮票,要先兑换成食堂票,才能用。
有粮了,那菜呢?
真没有。
发钱!
没错,发钱。
这是李建昆所不知道的,这年头国家还真给大学生发钱。
登记完后,发了张助学金申请表,据说通过率90%以上,但凡不是那种富足家庭,都能过。
啥?你说这年代也有富足家庭?
徐庆有不是么。
父母双国家干部,一个独崽。
还有山河那种,上面只是看破不说破,家里都特么承包工厂了,他要真考上,还给发助学金啊?
想屁吃呢!
助学金分好几等,根据家庭贫困程度发放,差距不大,每月十来块。
有了这笔钱,吃菜问题迎刃而解。
这年头别的不提,大学福利政策,李建昆这个后来人,是真的慕了。
但他没打算申请。
还是那句话……没脸。
所以这个年代读大学,你只要不浪,不讲七讲八,那还真的不愁吃喝。
闷头学习就对了。
无疑,这也是国家的初衷与期盼。
用心良苦啊。
一群der欢快地用脚丈量着燕园,多半人都搞迷糊了一点:
以为南门是主校门。
主要南门距离教学区和宿舍区近,出门就是日后的四环路,拐个弯即到中关村,再拐了弯,就是五道口。
而真正的主校门,西门,距离学生活动区域太远,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脸面。
门口立一对威武石狮,进门有诸如校友桥、镜春园和致福轩等名胜古迹。
先前他们从成府路入校,实际走东门最近,特地绕了一圈。
正是想让新生们,感受一下校园风采。
但带队学长没理解,这帮der不知道。
北大东门呢,外面是成片的居民区,平房胡同错综复杂,这年头远没有大道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