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34章 搞到名额了(第2页)

因为如果没有自己重生过来这档子事的话,按照原来的发展轨迹,涡扇10确实是在经历了三落三起之后,才在2010年左右正式量产,装在第二批歼11B上面。

这属于算盘珠子都打脸上去了,几名首长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听得懂弦外之音:

不过,在面对领导提问的时候,还是要使用一些语言的艺术。

“结果现在看来,这进度还是要比振响同志的预测乐观很多嘛……我之前在科工委提交的报告里面看到过涡扇10的目标性能,已经完全可以跟国际主流的涡扇发动机相比了?”

会议室里顿时弥漫起一阵快活的空气。

“单就涡扇10的性能指标来说,确实已经达到了美俄三代半发动机的水平,并且还有更大的升级潜力,确实已经追上了第一梯队的步伐。”

虽然早期几个批次的稳定性和故障间隔还有点问题,但确实算是追上了那个时候的合格水平。

常浩南话锋一转,开始卖惨:

“所以,相比于美英俄等航空领域的先发国家,我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航发谱系不够完整,尤其在大涵道涡扇、涡桨和涡轴发动机方面,几乎都是空白。”

首长看看周围,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果然,稍加停顿之后,对方又继续道:

气氛再次平静下来之后,对方重新看向常浩南:

“这个方面,浩南同志不要担心,既然我们批准了航空动力集团独立拆分,那就肯定会支持你们的工作,在立项、人事还有拨款上,给予合理范围内的便利条件。”

这话说出口,可就相当于是承诺了。

当然,领导表态,在后面肯定都要留上三分:

“不过,你也不要过于心急,年轻同志有冲劲、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这是好事,不过就像刚才你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国家的底子薄弱,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哪怕是能力再强的人,也不可能在三年五年的时间里就全方位赶英超美,你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科技发展,或者说,综合国力的发展,不是冲刺赛,而是马拉松。”

首长说着整了整西服外套,从沙发上站起身来,显然是要进行这场会议的总结了:

“它考验的是能否长时间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我对华夏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心!”

“……”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献礼活动结束之后,常浩南又在江重一直待到了五月末。

即便只是眼下,需要这台重型模锻压机进行生产的工件也远不止歼11B的机身后隔框一样。

按照计划,正在沪飞生产C808也将从第二批次开始,逐步提高核心结构件的国产化率。

以及,最开始让他产生研发模锻压机想法的大功率水电机组。

每一个都是产量不大,但需要专门对工艺进行优化的项目。

而江重本身的研发部,是在林景堂加入项目组之后才逐渐开始组建起来的,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要略逊几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