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梁帝(第3页)
“平心而论,睿弟确实是个好父亲,对赵璟也没的说。”喃喃的说了一句,庆帝忽然道:“你说,睿弟为什么非要认赵璟当儿子?”
赵璟是周英的儿子这件事,很多人都心照不宣。秦惠不能装糊涂,更不好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尴尬的笑了一下,然后避重就轻的道:“这个……奴才实在不知。不过,征西候对小侯爷视若己出,将他培养的很好,即便是亲生父子,恐怕也不会更好了。”
“赵璟这孩子确实优秀,任何人见了都喜欢,睿弟在培养后辈方面,确实有一手。不然,当初我也不会把景瑟送去他那里。”话到此处,庆帝哀叹了一声,“可惜……”
知道他是惋惜七皇子没有和赵睿父子拉近关系,反倒是太子和赵璟关系交好。奈何嫌隙已生,又岂能轻易消除?秦惠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在一边赔笑道:“小侯爷还年轻,以后的事都好说。再说,还有定北侯呢。”
“呵呵,周英吗?你觉得事到如今,赵璟还会认他?”庆帝轻笑了一下,话语中隐隐透了几分埋怨,“当初他若是尽到半点做父亲的责任,赵璟也不会流落在外那么多年,更不会认睿弟做父,如今也不会……”
咽下去到口的话,庆帝顿了一下,转而道:“你说……定北侯有没有后悔过?”
周英已经年过半百,膝下一直空空。如今忽然冒出一个和自己如出一辙的儿子,还是个出类拔萃的,怎么可能不动心?
当年,周英和沈家二女的事众说纷纭,秦惠也说不清楚谁是谁非。但可以肯定的是,周英十分在意赵璟这个儿子,不然安阳伯章毕贤不会只参太子擅自调兵,对赵璟只字不提。要知道,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毕竟没什么实权。而西南一带大多都是征西候的旧部,若不是赵璟出面,太子不会那么容易调出兵来。
赵璟和七皇子不对付是有目共睹的事,还在朝廷上呛过周英好几回,摆明了站到他的对立面。章毕贤是周英的下属,除非有周英授意,否则他不可能抓着赵璟那么大的把柄却只字不言。
不过,就算周英后悔了,现在也是于事无补。赵璟如今的身份是皇上亲自下旨册封的,已经入了族谱发了玉牒,难道还要让皇上反口不成?
心里苦笑,秦惠斟酌着道:“这个……陛下恕罪,定北侯高瞻远瞩,奴才愚笨,实在猜不出侯爷的想法。”
“呵呵……”庆帝也没指望秦惠能说出什么,他轻笑了一下,又道:“对了,赵璟今年也快二十了吧。”
秦惠愣了一下,这才道:“可不是,这个年纪要是搁其他人身上,孩子都会叫爹了。不过小侯爷向来洁身自好,从没听说有什么红颜知己,征西候似乎也没有给小侯爷娶妻的打算。”
“征西候府连个像样的女主人都没有,睿弟一个领兵打仗的糙汉,哪会操心这些。”庆帝笑了一下,也不继续多说。
秦惠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心头不由一惊。看来,皇上这是准备给赵璟赐婚了。只是不知这女方的人选,是由皇后张罗,还是沈贵妃定了。
“行了,不说这些了,你去定北侯府传旨吧。”庆帝淡淡的道。
“是。”秦惠低声应了,便带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下去了。
庆帝挥退了想要跟上来伺候的人,一个人信步找了个凉亭坐下。
得知五竹先生有可能还在京城之后,他立马便想找赵睿来商量。别的不说,当年五王之祸,赵睿不仅护驾有功,更是屡次挫败了五竹先生的阴谋。单凭这一点,便是调查此事的不二人选。
可是临了,庆帝却犹豫了。当年,五王爷一党都被诛杀殆尽,即便如此,五竹先生依然能全身而退,这就说明还有漏网之鱼,并且藏得很深,以至于骗过了所有人。若这个人真的存在,肯定是身在京中并深得信任的众多老臣之一。
滇南之事,征西候府首当其冲被牵扯进来,虽然事后证实是被陷害,但却阴差阳错的救下了莫吉可汗,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若滇南之事是五竹先生对征西候府的蓄意报复还好,若两人早有联系,如今不过是合伙唱了一出苦肉计,那就糟了。
虽然不愿意相信赵睿会背叛自己,但五竹先生心思诡谲,令人揣测不透,庆帝不止一次吃过他的亏,委实不敢掉以轻心。这事交给赵睿调查,庆帝实在放心不下。倒是定北侯周英,这些年深得他的器重,又是贵妃的妹夫。更重要的是,五王之祸时,周英正远在北方作战,从头到尾都没有牵扯进来,也和五王爷没什么交集。
庆帝也知道,赵璟的事有些对不起周英。周英虽然面上不说,但是心里一直不舒服。想想也是,赵璟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女人生下的,他的生母甚至还连累沈雨棠终身不孕,但他毕竟是周英唯一的子嗣,即便自己不认,也没有被死对头认下的道理。
可惜木已成舟,反悔不得,庆帝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弥补了。只要周英差事办的好,他就把赵璟的婚事交给贵妃操办,一定保证儿媳妇合周英的心意。有儿媳妇吹枕边风缓和关系,没准能拉进父子俩的感情。不管上一代有什么恩怨情仇,毕竟都已经过去了,血还是浓于水的。
※※※※※※※※※※※※※※※※※※※※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