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三口的刀 作品

第287章 抢功(第2页)

虽然从未入过官场,但王耀的言外之意王琪也能明白几分。古往今来,任何自诩为明君圣主的帝王都不会做背德无理的事。更何况皇储关系到社稷江山,不可能轻易废除。即便太子不得圣宠,但他既然能入主东宫,肯定有过人之处和足够多的人支持。即便皇上想废了太子,也得找个让群臣心服口服的理由。

王琪不由唏嘘,没想到皇室之中也有这般龌蹉,即便身为龙子风孙,也会遇上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太子无过被废,日后新帝继位,又岂能容的下他?和当今皇上一心绝了儿子的活路相比,王李氏那点偏心倒算不上什么了。

在心中默默的同情了太子一把,王琪又问,“三叔,这事毕竟是皇上的事,又和您进京有什么关系?”

“太子能先一步救下莫吉可汗,多少都有我的缘故。皇上一时半会找不到太子的错处,找我的晦气却十分容易。”王耀皱着眉道。

听了这话,王琪不由苦笑。不怪王耀会担心,皇上若是想找茬,总会有各种理由,更何况是王耀这种有污点的。谁愿意成为一个白白送上门去的出气筒呢?难怪他不急着寻回妻儿。

虽然觉得王耀八成早就知道老婆孩子的下落,甚至有可能在滇南之乱前就把他们安置好了。但他既然不愿意透露,王琪也不会多问。

“三叔要是有顾虑,不如把所有功劳都让给方衡和穆子苏吧。只推说您是恰巧被他们救下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这样或许就不必面圣了。”王琪道:“您只是不想领功,又不是不愿意受过。白给的功劳,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摇摇头,王耀苦笑道:“琪儿,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我的那点功劳,何至于上达天听?太子奉旨而来,难道还不能代为嘉奖吗?我的身份毕竟敏感,若太子瞒而不报……无事倒好,万一有心人把这件事告诉圣上,恐怕会多生是非。”

听了这话,王琪只能叹气。这年头,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连太子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度日,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好落人口实,下面这些做臣子的,只会更艰难。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便走一步算一步吧。”将心里的担忧说出来,王耀反而痛快了不少。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这才道:“没准是我多虑了,你也不必担心。天色晚了,早点歇着吧。”

起身送走王耀,王琪却怎么都睡不着。本以为帮赵璟救出莫吉可汗,洗脱了征西候府的通敌嫌疑便可大功告成。可如今看来,怎么好像又卷入了更深的漩涡中了?也不知道赵璟回京之后又会面对什么样的狂风暴雨。

京城,征西候府。

徐百川沉着脸,在屋里来回踱步。

修文虽然坐着,但也有几分心不在焉。他不时的往门外看看,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徐大哥,你说圣上会不会追究太子殿下?”

“不好说。”徐百川皱着眉道。

叹了口气,修文道:“太子毕竟是赶在圣旨到来之前解决了百夷族的叛乱,违逆圣旨的罪名应该扣不到殿下头上,只是这擅自调兵……哎,当时安阳伯也在,只怕不好糊弄。”

修文的顾虑也是徐百川的担忧,他们心里都清楚,当时的情况并没有严重到必须调兵平叛的地步,缓几天是完全可以的。安阳伯是七皇子的人,又是行过兵打过仗的,当时的情况完全瞒不住他。即便百夷族的事已经圆满的解决了,万一安阳伯参太子急功冒进,擅自调兵,还是会留下隐患。赵璟和征西候府也会受牵连。

“呵!”修文冷笑一声道:“如果摆平百夷族的人是七皇子,皇上恐怕早就重重有赏,并下旨昭告天下了,满朝文武也会跟风一般的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反倒是太子,兢兢业业的办事,还要被人鸡蛋里面挑骨头。”

修文难得抱怨,话中全是对皇上的不满和替太子不值,显然已经忍了很久。想到皇上得知莫吉未死后下发的圣旨,假惺惺的说什么担心太子安危,命他和赵璟即刻回京,由安阳伯全权接管滇南之事,统领西南军队,助莫吉可汗平叛。饶是徐百川沉得住气,也觉得窝囊。

“你也不要太过担忧。”眼见修文气得不轻,徐百川只得压下自己的火气,安慰道:“好在莫吉可汗进京在即,即便皇上有意发难,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事。剩下的事,咱们慢慢想办法。”

徐百川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知道可能是赵睿和赵璟回来了,两人精神一阵,连忙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