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认罪(第2页)
“好,我这就去。”偃武很少看到一向淡定的大哥会有急的想要跳脚的一面,当即被吓住了,连忙去办了。
日子不咸不淡的过了两天,王隆那边始终没有什么突破,涟漪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进展,新的流言倒是在街上传开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赵璟看着偃武,不敢置信的问。
偃武道:“街上的人都说,涟漪在点心里下毒并不是为恩人报仇,而是因为勾引王琪不成心怀怨恨,这才想害王琪。事情败露之后,她见推脱不了,便故意编出恩人的事败坏王琪的名声。”
眼见赵璟脸色难看,偃武咽了下口水,还是劝道:“小侯爷,不管怎么样,涟漪下毒都是事实。您打点了她在牢里的生活,让她死前过的舒服一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眼下方廷玉的事还没有解决,咱们有正事要做,就不要再管这些了。”
“涟漪认罪这才几天?怎么会有这样的流言传出来?”仿佛没有听到偃武后面的话,赵璟继续问。
偃武叹了口气道:“街面上是有这种说法,传的有模有样的,也不一定就是空穴来风。”
“就算涟漪做错了事,她也已经主动认了罪,这些人为什么非得揪着不放,还要拿这些污言秽语来侮辱她?”赵璟气道。
偃武老实道:“涟漪给那么多人下了毒,还在公堂之上大言不惭,得罪了不少人。她又是那么个见不得人的身份,看不惯她的人又不能打她一顿出气,在背后编排几句也正常。”
“王隆那边呢?有什么进展没有?”赵璟疲惫的问。
偃武摇了摇头,道:“没有。”
赵璟不禁有些气恼,“不是有常婆子和薛财那个突破口吗?你怎么还是查不清楚?刘县令那里什么线索都没有,不一样把涟漪找出来了!”
“小侯爷,在玲珑斋下毒的摆明就是里面的人,刘县令只要一一排查,找到涟漪是迟早的事。而王隆不一样,他毒害薛氏怂恿涟漪下毒,只不过是您的猜测,一点实际的依据都没有。就连涟漪也没有提过王隆,您让我们怎么查呀?”
偃武也觉得委屈,继续道:“再说,就算把薛财通过常婆子联系涟漪的事捅到刘县令那里去,也没用呀。要是薛财不认,随便找个别的理由敷衍了,刘县令也不能强摁头逼他承认吧。要是实在不行,您还是去求求王公子吧。他既然能猜出涟漪是被王隆收买的,没准有办法能揪出王隆呢。”
不提还好,一提到王琪,赵璟便有一种被比下去的挫败感,“若是事事都找他,我要你们何用?你们好歹都是侯府里拔尖的人才,战场上得,贪官也抓得。却连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商人都不如,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那你堂堂侯府小侯爷,不一样也不如人家王公子料事如神吗?和王公子吵架赌输了,拿下属撒什么气?在心中暗暗吐槽,但这话说出来等于踢了赵璟的痛脚,是万万不能提的。偃武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闭上嘴。
眼见偃武不做声了,赵璟也知道他们已经尽力了,不能一味的责备。可是,要去找王琪吗?赵璟在心里纠结了很多个来回,始终觉得行不通。且不说他和王琪还没和好,再说,王琪本就不待见涟漪,而涟漪又揭了王琪的老底,将他骗取秘方的事公之于众,王琪要是肯帮忙救人,那才奇怪。
“算了,陪我去街上走走吧。”实在想不出头绪,赵璟便想着去街上散散心。
知道他心情不好,偃武只得陪着。
在街上选了衙门对面的一个茶馆坐了,赵璟看着斜对面的衙门苦思冥想,希望能找到突破。
此时刚过晌午,茶馆里的人也多。他们争相谈论的自然还是玲珑斋的惊天巨案。
“玲珑斋也是倒霉,摊上了这么个狠毒的女人。眼下王生他们虽然放回去了,恐怕一时半会的,也没人敢买玲珑斋的点心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道。
另一人道:“听说玲珑斋已经歇业整顿了,就算想去买点心,也没地儿去买了。”
“歇业整顿了,那还开吗?”书生忧心忡忡的问。
另一人道:“这谁知道呀。听说除了几个特别贴心的人被王大公子留下了,其余人都发了三个月的月钱,让他们自谋生路。这是什么意思,用脚丫子想想也知道。这一时半会的,恐怕是开不了张了。”
“哎,这可如何是好?”书生满脸苦闷。
一个嗑瓜子的小伙笑着问:“这位兄台,你那么关心玲珑斋是否开业作甚?看你这副模样,也不像是经常光顾的。”
“玲珑斋里雇了不少县西的穷婆子,她们年老体弱,若是没了玲珑斋,恐怕没有人肯雇佣她们了。”书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