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侠士(第2页)
“董珏,他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将披风递给齐忠,王琪便去了正厅。
王琪进来时,董珏正坐在厅里喝茶,看见他便笑着埋怨:“琼琚兄,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有这么个好园子,也不邀兄弟过来玩两天。”
董珏毕竟是花五百两银子买了两个窑姐儿的败家子,王琪本以为他会被家里人骂个狗血喷头,然后关几天的禁闭,没想到会容光焕发的坐在这里。看他那精神奕奕的模样,完全不像是刚刚挨了骂,反而像是有好事临门了。
“你怎么找到这里了?”笑着在他身边坐下,王琪问。
“整个平遥县,谁不知道你王大公子把这个扫把星园子给买下来了。听王生说,现在你除非有事才回王家本宅,其他时候都泡在这里。”董珏往前倾了倾身,轻声问:“怎么着,你还真准备和王家划清界限,自力更生,把王家祖传的家业全都留给你二叔和王隆?”
其实,因着王家上一世的灭顶之灾,王琪确实有划清界限的心。再说,他没有多大的金钱欲,在王琪看来,银子够花就行了。如今贾富贵和贾敏儿已经身死,王隆也得了报应,算是大仇得报。若王隆和王烽肯老老实实的,他也不介意放他们一马。至于王李氏,只要王隆他们不痛快了,她自然也跟着不痛快,根本用不着再做什么。
这些话,王琪自然不能和董珏说,只是道:“我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图个清静。况且,家里还有三叔在呢,就算二叔想独吞家产,奶奶也不可能答应。”
“那倒是。”王隆点了点头,道:“不管怎么说,你家二叔都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比你老辣多了。只要该给你的份例银子不少你的就行了。”
王琪笑了笑,心道,二叔也是看碟下菜的。原来他是脓包一个,父母去世之后,王烽给的份例银子总是“缺斤短两”,害他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自从玲珑斋的生意好起来之后,每月的份例非但没有拖延,反而给的更勤了,一次都没有落下过。欺软怕硬就是二叔他们这种人的天性。
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王琪转而道:“我听说前些日子董琛大哥出了些事,随行的小厮和仆役都没回来,为此还赔了不少银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别提了。”说到这件惊险的事,董珏还是一脸后怕,“琼琚兄,你是不知道。就在我们去京城后没几天,大哥也出门办事,结果在路上遇见了一伙劫匪,不但被抢了财物,还把随行的人都杀了。幸亏遇上一个大侠,和劫匪恶斗了一场,这才救了我大哥的命。”
王琪皱眉道:“这几年官府抓的严,周围也算安稳。道上遇见个把毛贼小偷什么的不稀奇,怎么还会遇上如此猖獗的劫匪?”
其实,王琪的疑问不无道理。大梁国的几位侯爷各个都是能征善战的主,粉碎别国的入侵都不在话下,更何况是区区几个占山为王的草莽悍匪?有几位侯爷坐镇,最近几十年大梁国内一直很稳定,往来商路也是太平无事。再说,董家随行的家仆也不是吃素的,弄个人财两空的结果,确实匪夷所思。
“还不是我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姐姐。”董珏脸上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也不知道她是着了什么迷,让我去蜀中未果,便三天两头的来缠我爹娘,又是哭又是闹。爹娘不舍得她伤心,便让我大哥想办法。正好大哥要去鄂南一带办事,也不知道怎么被姐姐得了消息,咬着说鄂南离蜀中近,非得让他拐一趟不可。谁知就是因为多走了这几步路,就出了事。”
听他这样说,王琪倒是了然了。蜀中不比中原,山高皇帝远,道路艰险又多山多岭,藏个把山贼也是在所难免。况且那边有地界本就有争端,吐蕃虎视眈眈,一直都不太平。上一世大梁和吐蕃起争执的导/火索,也是因为吐蕃暗地里扶持蜀中的山贼坐大,招兵买马,意图不轨,这才惹怒了大梁皇帝,从而引发战事。